Read the post in:
English
相信大家都知道滷肉飯是一道傳統的台灣料理,而傳統常見的滷肉飯是由鹹甜的滷肉醬和白組成。 身為一個台灣人和 Vegan,我真的很想分享這一道美味的 素滷肉飯,它不僅讓我確認我愛的是滷肉飯的味道並非其中的肉,且也滿足我在異鄉(英國)對家鄉味道的懷念情。

如果你問我台灣的標誌性的 Comfort food 是什麼,我的第一個答案肯定是滷肉飯。 在我成為 Vegan 之前,滷肉飯是我最喜歡吃的台灣傳統小吃之一。 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味道非常棒,也因為它承載了我很多童年的回憶。
我的出生家庭算是中低收入戶,小的時候父母都工作,所以我們通常就是給我們錢自己買飯來吃,而我們小孩子常常吃的食物之一就是滷肉飯,因為它一般來說都很便宜,而且很有滿足感。
可能是我長大過後看太多歐美劇、有點被西化了,加上在學校主修又是英語,上了大學之後就比較不常吃滷肉飯。 別誤會,我的正餐大部份還是以亞洲食物為主,但在食譜方面,我大多是閱讀西方食譜(也因此我對烘焙充滿熱情)。
但是,你知道,人生是很有趣的。 畢業後,我變成了 Vegan ,而再過幾年後,我來到了英國。 離開家鄉台灣大概一年半後,我開始想念家鄉的經典美食。 也因此就有了這個素滷肉飯食譜。

這道素滷肉飯有什麼特別之處?
- 以傳統台灣滷肉飯改造成的(五辛)素食版本,由香噴噴的素“滷肉”淋蓋著熱呼呼的白米飯。
- 它是 Vegan 全植物的,沒有肉、無蛋奶,也沒有任何動物性製品。 傳統的“滷肉飯”字面上有肉字,而這道蔬食/素食版本是以豆腐和蘑菇為基底,更健康也更營養(對地球也更好)。
- 一鍋到底(是針對“滷肉”的部分),沒有複雜的步驟
- 它與許多亞洲料理都很搭,不僅在米飯上美味可口,也可以作為不同蔬菜的配料或是是「淋醬」。

素滷肉飯所需食材
- 短梗白米,如壽司米
- 植物油,如葵花籽油或菜籽油
- 青蔥
- 蒜瓣
- 紅蔥頭
- 乾香菇
- 新鮮菇類,常見的菇類大多都可以,在台灣我會建議用香菇或是鮑魚菇
- 板豆腐
- 醬油(香港:老抽)
- 冰糖
- 五香粉
- 香菇素蠔油
- 米酒
- 白胡椒粉
- 玉米澱粉
- 新鮮紅辣椒(選加)
有關食材替代,請見下方“你可能有的疑問”區塊與食譜卡。

如何製作素滷肉飯
- 煮飯:將米洗淨,之後將米和水加入電飯或壓力鍋的內鍋中,蓋上蓋子開始煮。 (煮飯通常約 12~15 分鐘)。 電鍋或壓力鍋煮好後,不開蓋,讓米飯留在裡頭靜置 10 分鐘,之後再用飯勺把米飯弄鬆。
- 製作素“滷肉”:先炒紅蔥頭 — 用中高溫加熱一個不沾鍋。 鍋熱後加入植物油、紅蔥頭末、蒜末,和切碎蔥白的部份,拌炒約 3 分鐘。
- 加入菇:將泡軟的乾香菇擠乾(保留浸泡的香菇水),之後將乾香菇和切碎的新鮮菇類一同加入鍋中拌炒,直到新鮮菇塊煮到變軟。 鍋偏乾時,將香菇水加入鍋中一同拌炒。
- 加入豆腐碎:用手指將板豆腐弄碎加入到同個鍋中,煎煮約 5 分鐘,時不時拌炒一下,直到豆腐略帶香煎過的金黃棕色。
- 混合醬料:煎炒豆腐時,將所有醬汁的食材在一個小碗中混拌均勻。
- 添加醬料:待豆腐略呈金黃棕色後,將混合好的醬汁倒入鍋中,迅速將所有食材攪拌混合,使醬汁均勻分佈。
- 添加勾芡液:在一個小碗中將玉米澱粉與水混合,之後加入鍋中,快速攪拌幾秒鐘,之後熄火。
- 燒乾:熄火中將鍋子留在爐子上 5~8 分鐘,讓水分稍微收乾,才不會讓整體質地太濕。
- 組合:將煮熟的米飯舀入碗中,再於上頭淋上適量素“滷肉”、切碎的蔥綠部分,還有紅辣椒片(如果有要加的話),額外搭配的煮熟的青江菜或是其它綠色蔬菜一起享用。

如何保存素滷肉飯
如果沒有要馬上吃,建議把煮熟的米飯和素“滷肉”部份分開保存在不同的容器裡,這樣米飯就不會一直吸收素“滷肉”的水分。待兩者放涼後,加蓋,將它們保存於冰箱冷藏,約可放 2~3 天。
成功秘訣
- 一定要事先浸泡乾香菇。將乾蘑菇浸泡於少量冷水中至少 5 分鐘。
- 不要過早加入醬汁,為了達到最好的口感,先將菇類和豆腐炒乾,直到它們釋放出大部分水分,之後再加入醬汁。
- 請按照步驟製作,放入配料的順序非常重要。 建議在開始之前先閱讀完整個食譜。
- 最後讓煮好的素滷肉留在鍋裡,停留在爐子上幾分鐘,用鍋子的餘溫持續加熱,讓醬汁稍微收乾。

你可能有的疑問

結語
這道素“滷肉飯”食譜勾起了我許多童年回憶,也暫時解決了我對家鄉料理的想念。 素“滷肉”(主要是豆腐和蘑菇)的味道真的非常棒!
來到英國一陣子後,才真的覺得很高興我是生在台灣、在台灣長大,能認識並享受美味的滷肉飯,儘管變成 Vegan,只要調味對,一樣(或是更)美味!希望你也喜歡這個食譜,或者至少發現一種你以前從未嘗試過的料理。
Love, — Nora 葉子
更多 Vegan 全植物食譜:
素滷肉飯 Vegan Lu Rou Fan (Braised ‘Pork’ Rice)
食材
白米飯
- 1 米杯 (180 ml) 短梗白米, 如壽司米
- 1 米杯 (180 ml) 水
素食“滷肉”
- 1/2 Tbsp 植物油, 我一般用葵花籽油或菜籽油
- 2 顆 紅蔥頭, 切碎
- 2 瓣 大蒜, 切碎
- 1 支 青蔥, 分成白色和綠色部分,切碎
- 10 g 乾香菇, 用 60 毫升水浸泡
- 75 g 新鮮菇類, *
- 250 g 板豆腐
醬料
- 2 Tbsp 醬油, (香港:生抽)若對麩質過敏,請改用無麩質醬油
- 1 Tbsp 冰糖, **
- 1/2 tsp 五香粉
- 1/2 Tbsp 香菇素蠔油
- 1 tsp 米酒, ***
- 1 小撮 白胡椒粉
勾芡汁
- 1 Tbsp 玉米澱粉
- 2 Tbsp 水
選加
- 1 tsp 老抽, (黑醬油)上色用,選加*****
- 1 條 紅辣椒, 切薄片,選加,裝飾用
作法
煮飯
- 將米洗淨,之後將米和水加入電飯或壓力鍋的內鍋中,蓋上蓋子開始煮。 (煮飯通常約 12~15 分鐘)。 電鍋或壓力鍋煮好後,不開蓋,讓米飯留在裡頭靜置 10 分鐘,之後再用飯勺把米飯弄鬆。****
製作素“滷肉”
- 炒紅蔥頭:用中高溫加熱一個不沾鍋。 鍋熱後加入植物油、紅蔥頭末、蒜末,和切碎蔥白的部份,拌炒約 3 分鐘。
- 加入菇:將泡軟的乾香菇擠乾(保留浸泡的香菇水),之後將乾香菇和切碎的新鮮菇類一同加入鍋中拌炒,直到新鮮菇塊煮到變軟。 鍋偏乾時,將香菇水加入鍋中一同拌炒。
- 加入豆腐碎:用手指將板豆腐弄碎加入到同個鍋中,煎煮約 5 分鐘,時不時拌炒一下,直到豆腐略帶香煎過的金黃棕色。
- 混合醬料:煎炒豆腐時,將所有醬料的食材在一個小碗中混拌均勻。
- 添加醬料:待豆腐略呈金黃棕色後,將混合好的醬料倒入鍋中,迅速將所有食材攪拌混合,使醬料均勻分佈。
- 添加勾芡液:在一個小碗中將玉米澱粉與水混合,之後加入鍋中,快速攪拌幾秒鐘,之後熄火。
- 燒乾:熄火中將鍋子留在爐子上 5~8 分鐘,讓水分稍微收乾,才不會讓整體質地太濕。
最後組合
- 將煮熟的米飯舀入碗中,再於上頭淋上適量素“滷肉”、切碎的蔥綠部分,還有紅辣椒片(如果有要加的話),額外搭配的煮熟的青江菜或是其它綠色蔬菜一起享用。
Video
備註
- 建議在開始前先閱讀整個食譜至少一次,也可以查看上方成功秘訣的部分以獲得更多小細節。
- *新鮮菇類: 若在台灣,我會建議用香菇或是鮑魚菇;如果你住在西方,我會建議在使用蘑菇、香菇或是栗子蘑菇。 但是別改變乾香菇的部份。
- **冰糖:冰糖經常被用在一些傳統的台灣菜中,如果你沒有的話,也可以改用1.5 Tbsp 黃糖。
- ***米酒:米酒是台灣傳統料理常用的料理酒,如果你沒有的話,可以改成用米醋來達到得類似的味道。
- ****煮米飯:如果是用壓力鍋煮米的話,建議待鍋子完成煮飯後,手動洩壓,這樣米飯才不會到太軟爛。
- *****老抽:在台灣的醬油是沒有老抽、生抽之分,但是因為英國部份的醬油都是有這兩種之分,加上淡醬油的顏色常常不夠深,所以建議可以添加少許老抽(黑醬油)來增加整體的顏色。
- 保存方式:如果沒有要馬上吃,建議把煮熟的米飯和素“滷肉”部份分開保存在不同的容器裡,這樣米飯就不會一直吸收素“滷肉”的水分。待兩者放涼後,加蓋,將它們保存於冰箱冷藏,約可放 2~3 天。